答:独立董事是指不在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除董事职务之外的其他任何职务,并于其所聘任的上市公司及该公司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影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特定董事。 新《公司法》明确独立董事需满足以下条件 …
答:根据新《公司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公司研究决定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时,必须通过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强化了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具体要求: (1)程序合规: …
答:根据新《公司法》及《民法典》规定,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时,受让人若符合以下条件可善意取得:(1)不知晓代持关系;(2)以合理价格受让;(3)股权已变更至受让人名下。实际股东救济可依据:(1)依代持股协议追究 …
答:新《公司法》第二百五十三条明确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包括 5%-15% 罚款及刑事责任。以下行为将被重点打击: 典型情形: (1)虚假利润分配:虚构盈利分红,变相转移资金; & …
答:新《公司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公司合并、分立时,除报纸公告外,需同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这一调整强化了债权人知情权,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关键程序: (1)合并流程: 签订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 …
答: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百九十二条首次明确 “事实董事” 与 “影子董事” 规则,穿透式监管实际控制人。 核心区别:事实董事是指未担任董事但实际执行公司事务(如参与重大决策),需承担 …
答:公司治理僵局是股东或董事因利益冲突导致决策瘫痪的“企业癌症”,轻则内耗资源,重则引发司法解散。新《公司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赋予10%表决权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高度强调从源头预防,设计如下 …
答:新《公司法》允许规模较小或股东人数较少的公司简化治理结构: 1.董事会简化: 有限责任公司可设1名董事(不设董事会),行使董事会职权,该董事可兼任经理; 股份有 …
答:根据新《公司法》第九十条,继承人能否取得股东资格分两种情形: (1)章程无特殊规定:合法继承人可直接继承股东资格,同时继承股权对应的财产权和身份权; (2)章程另有约定:公司 …
答:未接到通知的股东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主张优先购买权:依据《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其他股东可自知道同等条件之日起 30 日内,要求按同等条件购买转让股权; (2)撤销已完 …
答:未接到通知的股东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主张优先购买权:依据《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其他股东可自知道同等条件之日起30日内,要求按同等条件购买转让股权; (2)撤销已完成的 …
答:股东可通过以下途径救济: (1)提起知情权诉讼:依据新《公司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股东可向公司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强制查阅会计账簿、会计凭证; (2)明确管辖法院:根据《 …
答:根据新《公司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公司仅在以下情形可拒绝股东查阅请求: (1)股东具有不正当目的:公司需有合理根据证明股东查阅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如为竞争对手获取商 …
答:新《公司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定向减资(仅减少特定股东出资)需满足以下条件:(1)法律另有规定;(2)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另有约定,需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3)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另有规定,主要涉及章程可 …
答:根据新《公司法》第五十四条及《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情形包括:(1)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或公司可要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提前缴纳出资;(2)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