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机构 » 安徽省电力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 » 案例分享 » 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八

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八

编辑:协会秘书处浏览:14 次发表日期:2025年9月24日

各会员企业:

  根据安徽省电力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2025年工作计划,调解中心通过收集最高院和全国工商联等单位发布的涉及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的典型案件,结合我们会员企业的实际,予以整理,现陆续提供给大家学习研究,目的是为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充分发挥商协会在化解涉企纠纷、协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会员企业优先通过商协会调解化解涉企纠纷。

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八  

某装饰公司与某商业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调解案——商事调解快速化解拖欠工程款纠纷


  【基本案情】

  某装饰公司与某商业公司就某综合体装修项目签订《装修工程施工框架协议》,约定装修工程总价款合计1365572元,某商业公司要求某装饰公司先行垫付前期施工成本。装修施工完成后,某商业公司仅支付某装饰公司工程款70余万元,尚余60余万元工程款未付。某装饰公司多次联系商业公司请求付款,但商业公司以装修工程存在未完工程量以及质量问题等迟迟不予支付,故装饰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商业公司支付拖欠的工程尾款。

  【调解过程及结果】

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考虑纠纷双方都为商事主体,经征询当事人意愿,委托商会商事调解组织进行先行调解。调解员接受委托后,与某装饰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某取得联系,并详细了解诉求。曾某表示其公司很多项目都是其亲自带领员工进行施工,付出了大量劳动成本。商业公司要求其先行垫付前期施工成本,但工程结束后,商业公司一直拖欠工程款,导致装饰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曾某甚至变卖自己的车辆为员工发放工资,希望尽快帮助讨回工程款。调解员又向某商业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某了解情况,李某声称装修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商会调解员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主要是:工程竣工后没有及时验收便投入使用,商业公司认为某装饰公司并未实际完成工程且个别施工部位存在质量问题,双方就工程价款的结算不能达成一致。商会调解员耐心地从法律专业角度为李某分析了潜在诉讼风险,并根据案件标的额为李某估算诉讼费用和司法鉴定的成本支出,表示通过调解方式协商解决既可以为双方节省解纷成本,又可以不伤和气地解决问题。双方均表示愿意进行协商解决。考虑到鉴定费用较高,调解员提出组织双方现场查勘,对照合同及图纸现场清查工程量。现场查勘发现,合同约定的个别软装部位确实没有实际完工,装饰公司当场表示认可并同意折算金额从剩余工程款中扣除。在此基础上,双方愿意再各让一步,对于个别施工部位因投入使用后某商业公司重新修整无法现场确认的问题,商业公司同意直接以合同价款进行结算。对于需要维修的部位,装饰公司同意按照商业公司提供的维修清单进行维修。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商业公司在一周内将工程结算清单和维修清单交给装饰公司,待装饰公司确认无误后支付剩余工程款,装饰公司尽快履行维修义务,保证商业公司正常办公。

  【典型意义】

本案中,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因纠纷双方都为商事主体,在双方当事人同意下,委托商会商事调解组织进行先行调解。商会商事调解组织发挥熟悉企业、熟知行业的专业优势,认真归纳争议焦点,就双方分歧问题,牵头组织现场勘察,既节省了鉴定成本,也节约了鉴定时间成本,调解员通过过硬专业知识和调解技巧,促使双方当事人就工程量现场确认一致,高效化解纠纷。开展商事纠纷商会调解,既能释放“内行人”调处专业事的解纷效能,又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双方合作关系,促进商事合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上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